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在这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此次参会规模超过首届,37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等领导人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将出席论坛;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位外宾确认出席论坛,涵盖了全球五大洲各个地区;分论坛数量扩大到12场,比首届增加一倍,在原有的分论坛基础上设立了以廉洁、数字、绿色、创新、地方合作、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主题的分论坛。
“一带一路”串起各国经济愿景
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2014年习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俄罗斯跨欧亚铁路与“一带一路”的对接达成共识后,截至2019年3月底,全球已有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173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一带一路”源自中国,属于世界。透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政商学界人士的目光,透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承建、运营的一个个项目的评价,几乎无一例外地能感受到,“一带一路”带去的正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串起了共建各国的经济愿景,让这些国家共享到了成果。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形成了5大类、76大项、279项具体成果,已全部得到落实。
五方面意义:
勇立潮头,坚定支持多边主义
坚持多边主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是国际社会应对当前挑战,实现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一带一路”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体现了多边主义精神。“一带一路”奉行的开放包容理念,诠释了多边主义的内涵。“一带一路”追求的互利共赢目标,反映了多边主义的实质。
与时俱进,丰富合作的原则理念
将继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这些行之有效、广受欢迎的原则和理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形势发展和具体实践,进一步丰富“一带一路”的理论内涵,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平台,深化政策对接和经济融合,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推动务实合作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
携手同行,构建伙伴关系网络
“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在继续扩大,本届高峰论坛期间,各方还将签署更多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协议,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也将同中方签署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文件。所以“一带一路”已经呈现出双边合作、三方合作和多边合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为构建更加广泛、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伙伴关系不是地缘工具,而是合作平台。欢迎各方平等参与和共同投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现有合作机制的补充,追求的是要形成优势互补的合力。
面向行动,打造有力的支撑体系
伴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各方已经初步发起成立了一些合作机制和平台,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在完善和发展现有机制的同时,合作伙伴应一道创建出更多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机制和安排,更好地服务于务实合作项目的推进和落实。同时,确保已签署的合作文件能够渗透、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当中。这样就可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更加坚实,对接更便捷,保障也更有力。
内外联动,释放改革开放的红利
共建“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推进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决心,而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举措,又将为“一带一路”注入新的动力。“一带一路”同中国的改革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本届论坛期间,中方将对外展示改革开放的成效和举措,进一步与世界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也必将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各国的共同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境外经贸合作区分论坛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斌表示,目前农业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领域,各方需要加强合作,促进投资增长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他在会上提出了中方的三点倡议:
一是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贸易往来,减少贸易壁垒,相互开放市场;
二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农业领域合作,促进投资便利化,简化审批程序,促进标准协同;
三是加强科技成果交流共享,打造更多合作平台,建设一批技术实验室和科技示范基地。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境外经贸合作区分论坛上,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了《中国“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助力可持续发展报告》。
截至2018年底,中国企业在境外建设了一批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额超过400亿美元,入驻企业超过4000家,向东道国缴纳税费超过3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超过30万个。
报告为可持续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提出实用指南,帮助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开发者、运营者和园内企业在规划、开发和运营的各个阶段将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机对接。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资金融通分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建设者,政府资金和投资仅发挥杠杆作用,将以政府资金撬动更多私有资金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型项目,私有资金将发挥重要作用。易纲举例说,如果某一个“一带一路”参与方的债务在增加,但债务增加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民生的改善、贫困率的降低,那么这些增加的债务就是有益的,这些投资就是可持续的。他介绍了过去两年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进展:
第一,资金支持体系不断健全,融资支持不断市场化和多元化。中国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超过4400亿美元。
第二,金融服务不断完善。截至去年年末,11家中资银行在28个沿线国家建立了76家一级机构,来自22个沿线国家的近50家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
第三,国际合作全面深化。中国人民银行与21个沿线国家的央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与国际金融公司、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开展第三方合作。
第四,绿色发展理念先行。中国金融学会有专门的委员会,和伦敦的金融城牵手,一起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化发展。
第五,深入能力建设。“中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能力建设中心”已经正式启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为沿线40多个国家的相关人士开展培训,覆盖宏观经济、金融监管、包容性增长等领域。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资金融通分论坛上,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指出,中国坚持“一带一路”合作的开放性,支持多渠道资金参与基础设施长期融资。他强调,实现“一带一路”发展目标,必须把有效获取发展融资同保持债务可持续性统一起来。中方在充分借鉴IMF和世界银行低收入国家债务可持续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今天正式发布了《“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鼓励中方金融机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机构,自愿使用该工具,以提高投融资决策科学性和风险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
近六年来,“一带一路”的理念、愿景逐步转化为现实行动,“大写意”的画笔在描绘勾勒中转换,一幅精谨细腻的“一带一路”工笔画正跃然世界版图之上。
从2000多年前漫卷黄沙、驼铃叮咚的丝绸之路古道,到如今“陆海空天电网”立体式的国际联运通道,不变的是各国紧密联系,开放合作的历史潮流和开拓创新的勇者精神。
中国购将会一如既往紧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脚步,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用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的微视频《梦想不打烊》来结尾:世界再大,梦想不打烊,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
货之家—是一家跨境运输、报关报检、仓储物流等综合性国际物流公司,专业提供:跨境电商仓储,保税仓,保税仓库,保税仓储,电商仓库,保税物流,第三方仓储,跨境电商BBC,进口报关,进口清关,进口报检,保税进口,包税进口清关,进口清关代理。服务热线: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