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三方物流的伙伴们,这两年干的尤为辛苦。因为大部分客户在新一轮的招标中,除了关注价格以外,也对物流服务过程中的「体验」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比如,起码要能做到货物状态的实时查询。
这种需求的提出,全是拜快递的同行所赐。每一个消费者,包含我们所服务的甲方以及终端客户,都很享受货物在途时,可以实时查到运送状态的感觉。这一点恰好满足了人类天性中的掌控欲。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真好。
说到掌控,其实早在十年前,三方物流的伙伴们就已经开始在做这件事情了,主要是对运输过程进行跟踪。在我看来,这个跟踪方式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
大家可以对照下自己的企业,在货物跟踪方面,信息化建设目前处于哪个阶段。
接到新的运输项目后,三方物流企业在设置人员的组织结构时,除了车辆调度、运输现场之外,通常还要设一个特别的岗位——客服。这个岗位的主要职责就是跟踪车辆的状态、对影响时效的情况进行预警并协调解决、定期向客户反馈,以及到货前的预约。
跟踪的方法就是,电话+Excel。Excel表中包含四个部分:基本的订单信息,车辆和司机的相关信息,收货客户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车辆位置信息。其中,第四部分的信息就是需要客服人员通过电话(座机)去询问司机后填上去的。
车辆的在途信息,客服人员通常会按照终端客户(即收货人)的要求,比如,每天反馈几次,反馈的形式是电子邮件、电话还是短信等。客服人员之间一般会按照不同的运输线路进行分工,这种方式,除了便于三方物流企业内部考核之外,更重要的是,当客服人员和终端客户的交流,达到一定时间以后,很容易建立信任度。
你懂的,关系好了,有很多事情就不那么麻烦了,比如因为堵车导致车辆晚到时,只要提前跟终端客户打个招呼,他们就不至于将此事投诉给你的甲方了。
要知道,投诉的结果会直接反应在甲方对三方物流企业的考核指标中,一旦月度的数据不达标,好一点的象征性地罚款,严重的,直接按照当月的运费比例扣减,还有,如果连续几个月不达标,直接给踢出局。
GPS又称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百度百科。
GPS技术的放开,给三方物流企业带来了福音。把车辆的信息跟GPS终端(设备)的ID在电脑端做一次绑定,然后把GPS终端放到货车上,就可以在联网的情况下,随时在电脑上查询车辆的状态了。
这个时候,客服人员的工作量就没有以前那么大,起码不必每隔一个时间段给司机打电话。但查询到的位置信息还是要录入到Excel表中,定时向收货端客户反馈。
补充说明一点,这个阶段的GPS终端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固定式,个头大而且要连接在车载的电源上,也就是说,一旦车辆熄火,GPS终端就无法工作了;第二个阶段是,移动式,这个时候的设备个头已经变小了,外观上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没有屏幕的手机,充电一次,可以使用几天,比固定式的方便多了。
运输管理系统,英文缩写「TMS」,是一种「供应链」分组下的(基于网络的)操作软件。它能通过多种方法和其他相关的操作一起提高物流的管理能力;包括管理装运单位,指定企业内、国内和国外的发货计划,管理运输模型、基准和费用,维护运输数据,生成提单,优化运输计划,选择承运人及服务方式,招标和投标,审计和支付货运账单,处理货损索赔,安排劳力和场所,管理文件(尤其当国际运输时)和管理第三方物流——百度百科。
简单理解的话,我们可以把TMS当成是一个升级版的《车辆在途状态跟踪表》,当然,实际功能上,可要比一个电子表格强大多了。它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运输调度和客服人员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如何来理解呢?
比如,以前的操作模式下,客户下单后,车辆调度首先要将订单中的货物信息和客户信息筛选出来,粘贴到excel表中,然后,安排提货车辆,并将司机和车辆信息更新到表格中,这些构成了V1.0版本中提到的那四个部分的前三项数据。此时Excel表就会从调度的电脑上传递给客服人员,客服人员更新完车辆的位置信息后,再分享给车辆调度,因为车辆在途的异常问题还会回到调度那边去解决。
运输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内部设定的逻辑,可以直接对接客户端(即货主)的系统,使订单直接传输到TMS中,另外,调度或者客服更新的数据可以直接做到在线共享。同时,系统可以直接根据三方物流公司或者客户的需求,生成不同的报表,辅助管理者的工作。有关系统的功能还有很多,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己去搜索。
咱们再说回到GPS和TMS的结合上。起初的时候,还是「两张皮」,也就是,这两个工具是独立运行的。客服人员将GPS监控平台上查询到的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更新到TMS系统中,这样整个运输管理系统的数据就相对完整了。
对于终端客户而言,可以选择继续让客服人员提供传统的反馈方式,当然,也可以让三方物流公司在TMS(是一个基于网页的系统)单独开一个用户ID,这样,客户想查询车辆的信息时,直接在电脑上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进去就可以查询了。
因为系统可以设置不同用户的权限,所以大家不必担心有些核心的数据被客户看到。
随着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一些物流科技公司开始尝试设计基于手机定位的TMS管理系统。他们跟国内的移动通信供应商合作,通过手机号,锁定司机的位置,从而拿到车辆的位置,然后反馈给三方物流公司或者是终端客户。
这些物流科技公司当时的出发点不错,他们从移动通信供应商那里共享到了手机的位置信息,同时,又将司机的手机跟GPS终端共享,较V3.0版本的费用确实有所降低。但好景不长,使用者的数量就由快速增长变成了缓慢增长。
为何?咱们简单做个分析:
1)手机的信号在城市里一般比较强,到了郊区甚至是山区就会变得弱,所以,手机信号的强弱直接就影响到定位信息的准确性;
2)需要司机下载专门的手机APP,才能使用此功能。有些司机只会开车,不懂怎么操作,也有的司机不愿意在手机上安装此软件,担心个人信息泄漏。
3)终端客户订单呈现出「下单频次多,单次下单量小」的趋势。对三方物流而言,最大的影响就是,以前的订单可以直接安排一个整车发运,现在总是装不满。
以前整车运输时,因为中途不换车,通过定位车辆即可跟踪货物。而此时,零担运输,货物至少要换3次车,再通过定位司机的手机号就变得非常繁琐了,而且下载APP,司机也嫌麻烦。
至此,三方物流和物流科技公司的伙伴们应该看出来了,以前我们通过跟踪车辆的那一套已经不行了,必须要回归到货物本身,对货物进行跟踪。
或许有人会提议,能不能把快递公司的系统搬过来使用?按照我的理解,不太可能,为什么呢?
咱们先了解下快递的跟踪系统的逻辑,在发出的快件上贴上一个唯一的条码,然后,末端网点或者转运中心通过扫描条码、确认,让系统在那一刻关联到货物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也就是说,快递公司给我们的那个端口无法显示货物的实时位置。
那么,回到我们三方物流的零担运输模式中,假设,客户的订单数量是200箱饮用水,如果让我们在每一箱产品上贴一个标签,再扫描,非常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贴标签+扫描的动作要至少重复3次,难度可想而知。
再回过头来看终端客户的真实诉求,他们其实最想要的结果是:
1)主动权在自己手中。最好是想什么时候查就什么时候查,而且查到的数据是实时的(意思是客户查询的那一刻货物的位置信息);
2)得到最真实的数据。客服人员有时会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故意向终端客户反馈一个错误的信息,或者是给出一个不准确的信息。
看上去满足终端客户的这个需求有点难,但是,当我把客户的真实诉求看了几遍以后,突然有了思路,供各位圈内人士参考,也欢迎大家补充。
思路一,通过跟踪货物的装载单元来跟踪货物。
前面说过了,因为订单量变小,一辆大货车装不满,所以,只能拼载运输。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一些物流公司针对这个变化,设计了单元化运输的模式。比如:中外运、商桥物流、宇鑫物流、壹站壹达、内蒙古远征、山东宇佳等。
怎么操作呢?在一个16.5米的货车上,放上几组小型的集装箱,每个订单的货物跟集装箱号关联,然后,对小型集装箱进行跟踪。
小型集装箱的运输载体可能会换,比如,干线运输时可能会使用165.米的货车,但城市配送阶段,就会使用6.8米的车型或者其他小车型,不管拖车怎么换,装载货物的小型集装箱一定是跟货物一直在一起的,直到货物交货完毕。
这种方式,就是在小型集装箱上安装一个跟踪器,跟TMS系统关联起来,实现货物的实时跟踪。
思路二,传统零担模式下直接对货物进行跟踪。
这个怎么理解呢,就是说,还是按照零担运输模式走,只不过,对于每一个订单,都关联一个可移动定位的电子设备,这个设备跟纸质订单一起跟着货物流动。
怎么操作呢?该订单下的货物装车完毕后,运输现场将纸质订单和移动定位的电子设备(事先已经将订单号跟电子设备的编号在TMS系统内做关联)一同交给提货的司机,暂定是司机A。
司机A将货物送至物流园发专线的货站,货物卸下后,专线车队将货物装到干线运输车上,同时,司机A将纸质订单和电子设备一同交给干线运输的司机B。
干线运输的司机B将货物运送至目的地的货站后(大家可以理解为转运中心),将该订单的货物卸车,然后装到当地的配送车辆上,同时,将纸质订单和电子设备一同交给目的地城市配送的司机C,司机C负责将货物运送至终端客户处。
你看,这种方式,其实也能做到对货物的实时跟踪。
以上,希望对三方物流同仁的信息化建设之路有所帮助!
货之家—是一家跨境运输、报关报检、仓储物流等综合性国际物流公司,专业提供:跨境电商仓储,保税仓,保税仓库,保税仓储,电商仓库,保税物流,第三方仓储,跨境电商BBC,进口报关,进口清关,进口报检,保税进口,包税进口清关,进口清关代理。服务热线: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