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化妆品的宣传几乎无处不在:电商页面、公众号推文、店内展示、咨询话术、短视频营销……然而,随着《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与《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的实施,宣传合规已成为行业的“高压线”。
一个不合规的广告词,不仅可能导致罚款和产品下架,更可能毁掉整个公司的口碑。本文将带你系统了解化妆品功效宣称的合规要点,帮助化妆品以及护肤品商家避免触碰监管“红线”。跨境进口美妆商家注意了!
化妆品为什么功效宣称必须合规
法律强制要求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22条规定,化妆品功效宣称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并在国家药监局指定平台上公开。
广告法约束
《广告法》禁止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禁止使用医疗用语、绝对化用语(如“根治”、“无副作用”)。
顾客权益保护
顾客的消费决策往往基于宣传内容,如果机构宣传与实际不符,不仅损害顾客信任,还可能引发投诉与诉讼。
化妆品哪些功效可以宣称,哪些不能宣称
可以宣称的功效
必须基于功效评价试验或已有科学共识,常见合规功效包括:
保湿
改善干燥
柔润、光泽
清洁
防晒(需备案并通过检测)
不能宣称的功效
以下属于违法违规:
带有医疗用语,如“治疗痤疮”、“祛疤”、“消炎杀菌”
夸大或绝对化用语,如“永久美白”、“绝对安全”、“无副作用”
暗示医疗效果,如“替代微整形”、“等同注射效果”
使用虚假案例或夸张对比效果
化妆品功效宣称的合规流程
1. 功效依据建立
产品在上市前,生产企业需完成功效评价试验,或引用已有科学依据。
化妆品商家在宣传时,应查阅并保留厂家提供的功效依据文件。
2. 功效信息公开
自2021年5月起,所有新注册或备案的化妆品功效宣称信息,必须在国家药监局平台公开。
即使是跨境商家在宣传时,应引导顾客查询“化妆品信息服务平台”,提升透明度。
3. 宣传内容自检
在发布广告或营销内容前,应进行自查,确保用词不涉及医疗化、绝对化、夸张虚假。
机构宣传中常见的违规案例
1:虚假功效
某美容院在宣传中使用“本产品可根治痘痘”,被认定为虚假宣传,罚款并责令改正。
2:医疗化用语
在产品展示海报中使用“抗炎”、“祛斑治疗”,被认定为涉嫌将化妆品作为药品宣传。
3:夸大承诺
广告中写“使用一次立刻变白”,因缺乏科学依据被处罚。
这些案例说明,宣传失误往往不是因为产品本身,而是宣传语言踩了“红线”。
合规宣传的实用建议
坚持“功效说话”
只宣传国家药监局备案中明确的功效,不随意添加或夸大。
避免敏感词汇
杜绝“根治”、“快速见效”、“无副作用”等字眼,转而使用“改善”、“帮助”、“辅助”等中性表达。
合理展示效果
图片对比需真实,不得P图或虚假放大效果,避免引导顾客产生不切实际期待。
员工培训
不仅宣传文案要合规,咨询师、客服的口头推荐话术也要规范,避免“口头违规”。
顾客安全保障与机构品牌建设
功效宣称合规,不仅是为了避免处罚,更是化妆品品牌塑造专业、可信品牌的基石。
当顾客发现机构的宣传真实、透明,不会夸大甚至“骗术”,他们会更愿意长期信赖和复购。
合规是成本,但更是长期的品牌红利。
化妆品功效宣称与宣传合规,是《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落地后的必答题。
对于化妆品商家来说,只有守住宣传边界,才能在行业竞争中稳健发展。
记住一句话:宣传要真实、依据要科学、话术要规范。
货之家专业提供跨境电商进口物流、报关、保税仓一件代发服务,保税仓库,保税加工,保税物流,退运,销毁,国际进口物流,跨境电商进口报关。跨境电商进口保健品,进口产品,进口商品,进口食品,奶粉进口,红酒进口,进口咖啡,进口护肤品,进口化妆品,可直接咨询手机号/微信:13318730968(李经理),可对接京东、天猫、抖音、拼多多、小红书、淘宝、有赞、微店、微盟、洋葱等热门跨境全球购电商平台一件代发或保税物流调拨转仓。
文章及图片除原创外均精选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意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